首页 人大概况 人大要闻 人大工作 人大会议 人大代表 常委会公报 人事任免
今天是: 站内搜索: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人大工作 > 人代会
六安市金安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编辑日期:2011/3/1  来源:  作者:管理员    阅读次数: 次  [ 关 闭 ]

                         六安市金安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金安区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

                                
                                  2011年元月

                                  目      录

    第一章  现实基础及发展环境 
    一、“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回顾
    二、“十二五”面临的发展环境
    第二章 “十二五”发展战略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二、总体战略 
    三、发展目标 
    四、产业空间布局 
    第三章“十二五”经济发展主要任务 
    一、做大规模,提升质量,加快工业跨越发展
    二、打造基地,转变方式,推动现代农业稳步发展
    三、发挥优势,培育特色,促进服务业快速发展 
    四、构建体系,突出重点,推进城镇集聚发展 
    第四章“十二五”社会发展主要任务 
    一、优先发展科教事业 
    二、加快发展医疗卫生事业 
    三、大力发展文体事业 
    四、扩大就业和社会保障 
    五、继续实施民生工程,加快各项社会事业发展
    第五章“十二五”支撑体系建设
    一、产业发展平台体系建设 
    二、公路交通体系建设 
    三、水利设施体系建设 
    四、电力体系建设 
    五、信息平台建设 
    六、环境和生态体系建设 
    第六章“十二五”保障措施 
    一、扩大改革开放 
    二、强化要素保障 
    三、优化发展环境 
    四、精心组织实施 
 
    “十二五”(2011—2015年)规划的五年,是我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加速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奋力崛起、跨越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科学编制“十二五”规划,明确“十二五”期间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指导思想、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对于统一认识、争先进位、加速崛起,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章  现实基础及发展环境

    一、“十一五”发展回顾
    “十一五”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区上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金安这一目标,以工业强区、招商引资为主战略,以加快发展、奋力赶超为主线,以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冲击,战胜各种自然灾害,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就,呈现出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和谐、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
    (一)综合实力大幅提升
    “十一五”以来,全区地区生产总值由“十五”末的36.5亿元提高到2010年的80亿元,年均增长 13.5%,高于“十五”年均速度4.3个百分点,高于全省0.4 个百分点;人均由“十五”末的4390元增至9450元;总量和人均都翻了一番以上。财政收入由“十五”末的1.59亿元增至2010年的5.16亿元,增长了2倍多,年均增长26.7%。提前3年完成“十一五”计划目标。粮食总产量连续七年增长,由“十五”末的32.3万吨,增长到2010年的46.6万吨,年均增长7.61%;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十五”末的26.6:35.3:38.1优化为2010年的22.5:38.7:38.8,一产比例下降,二、三产业比例提高。
    (二)工业经济快速发展
    “十一五”以来,大力实施工业化核心战略,积极培育主导产业和骨干企业,工业经济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自2006年起,连续4年荣获全市“发展工业先进县区称号”。总量快速增长。“十一五”末,实现工业总产值72.1亿元,年均增长41.8%,增长了6倍以上;规模工业增加值由“十五”末4亿元增加到2010年20亿元,年均增长3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24家增至96家,亿元企业由1家增至16家。主导产业壮大。江淮电机、星星轻纺、龙兴公司、天业集团等8家列入省重点调度的企业产值占全部工业产值的70%以上,其中江淮电机年产值已达13.68亿元。全区初步形成了以机械制造、轻纺服装、农产品精深加工、生态化工、新型建材为主的五大主导产业。其中,机械制造、轻纺服装、农产品精深加工三大主导产业的产值占全部工业产值的70%。发展平台扩展。平台建设正沿“一轴、两翼”多点快速推进,已累计完成投资8.5亿元。2008年10月31日三十铺工业园被批准为省级金安经济开发区,规划面积12平方公里,到2010年底,建成区面积将达到6平方公里;城北工业园从无到有,与市开发区合作共建,现建成面积2平方公里;孙岗、双河等5个乡镇工业功能区初步形成。全区入园企业达247户,建成投产企业96户。
    (三)发展后劲显著增强
    “十一五”末,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总额由“十五”的22.9亿元增至110亿元,增长3倍以上。农业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全区共完成县乡村公路新改建项目985公里,其中乡、村道757公里,新建和改扩建16个汽车客运站场。加大淠河堤防工程建设,完成小水库除险加固工程11处,渠系配套加固3处,完成31处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解决17.6万人安全饮水问题,完成小流域治理面积59km2。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开发连续9年夺得全省第一名,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获全国先进县称号、连续4年获省江淮杯奖,林业获全省模范县区称号。招商引资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十一五”期间,全区招商引资境内累计到位资金由“十五”的13.37亿元增至104亿元,年均增长49.6%。共落实招商引资项目807个,亿元以上项目35个。新华饲料、安徽工美、英瑞针织、保威特梭、南山国际旅游度假区、元和山庄、金利国际城、永翔钢材大市场等一大批亿元以上项目动工兴建或建成投产。项目建设取得新成效。“十一五”以来,我区加强了项目建设力度,特别是自2008年第四季度以来,我区积极抢抓扩大内需机遇,大力开展“项目推进年”和“企业服务年”活动,着力谋划、争取、实施了一批重点项目。两年来共争取中央、省项目资金达7亿元,实施各类项目233个。着力谋划一大批重大项目,总投资达500多亿元。实施了一批重点项目,其中,2010年全区实施3000万元以上项目73个,亿元以上项目10个,列入省“861”项目13个。这些重点项目的建设为我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在逆势中拉动经济快速增长发挥了关键作用,也为我区今后经济和社会发展集聚了发展后劲。创新能力取得新提高。到“十一五”末,全区有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家、省级高新技术产品9个、省名牌产品6个、国家免检产品8个、企业参与编制国标9项、行业标准16项、拥有发明17项、专利44项、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个。
    (四)城乡面貌持续改观
    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十一五”期间,全区小城镇建设已累计投入资金26.8亿元,完成改造、开发和建设135.4万平方米;新建改建集镇道路153公里;改扩建自来水厂4个、新铺改建自来水管网38.5公里、新建改扩建市场、停车场6个、新建垃圾中转站2座。城镇化率由26%提高到45%。新农村建设全力推进。新农村居民点建设投入3.62亿元,新建农民住宅38万平方米。加大了“三农”工作,积极推进粮食双超“十亿”工程和农业产业化倍增计划,建成特色基地10个,农业合作经济组织90家,流转土地面积17.6万亩。开展了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十一五”期间,建设了省、市、区三级新农村示范村22个。商贸、旅游加快发展。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大力发展服务业,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十五”末13.8亿元增长到46亿元,年增长18%以上,全区城乡市场呈现出消费旺盛、持续繁荣的良好局面。旅游业发展再上台阶,全区申报了皖西大裂谷等3处国家地质公园、2个国家3A级旅游风景区;双墩汉墓、毛坦厂明清老街分别被列为国家和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毛坦厂镇荣膺“国家历史文化名镇”称号;东石笋景区争创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已通过省级初步验收。
    (五)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十一五”期间,全区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统筹经济社会发展。教育事业优先发展,义务教育已达“两基”要求,高中阶段入学率达75%以上,改造了中小学危房15万平方米,毛坦厂示范高中品牌效应空前提高。卫生事业完成了区、乡(镇)、村三级卫生网络体系建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迈上新台阶,参合率达98%以上。加大了公共医疗机构基础设施的投入,新建、改扩建面积7.27万平方米,完成全省首批基层医疗体制综合改革试点任务。文化事业得到较快发展,实施了广播电视村村通、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等文化服务重点工程。六安锣鼓书和翁墩剪纸分别列入国家和省级非遗名录,创排公演了现代黄梅戏《香椿树》,拍摄了电影《周末村官》。计生工作在全省实现了晋类目标,人口自然增长率6‰。此外,体育、档案、妇女、老年、残疾人、地方志等社会事业都实现了全面进步。
    (六)人民生活明显改善
    农民人均纯收入由“十五”末的2218元增长到“十一五”末的4500元,年均增长15.2%;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由“十五”末的7810元增长到“十一五”末的14300元,年均增长12.8%。分别高于“十五”年均增速的0.9个百分点和7.5个百分点。五年来实施了33项民生工程,累计投入资金9.5亿元,极大的改善了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城乡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显著提高,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城镇低保、农村低保均实现了应保尽保。大力实施扶贫开发,贫困人口净减少10680人。医疗、教育、就业、养老、住房等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和谐村(居)建设深入开展。
    二、“十二五”面临的发展环境
    从面临的宏观环境看,“十二五”期间,一是我国仍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伴随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城乡结构将发生深刻变革,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工业化加速推进,消费结构加速升级,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持续增强。二是国内外产业转移步伐加快。长三角一体化深入推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列入国家级规划,为大规模承接国内外,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三是国家将更加重视区域协调发展。继续实施产业振兴战略和促进中部崛起战略,重点支持农业、战略新兴产业、基础设施及社会事业的发展,有利于我们更多的争取国家资金支持,促进自身发展。
    从我区的自身条件看,一是区位优越。我区是六安市的主城区,随着六安中等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六安交通节点城市形成,我区的区位优势进一步凸显。二是政策优势。列入皖江示范区,这是我区推动跨越发展、加速崛起进程的重大机遇,同时我区还是合肥经济圈的核心县区之一。一区一圈,形成政策、机遇的叠加效应,使我区可利用国家、省两级平台,参与长三角产业合作与分工,承接产业转移。三是环境容量大,承载能力强。我区生态良好,资源充足,物产丰富。淠史杭工程贯穿全境,水源充足,水质优良,森林覆盖率达35%。拥有优质粮油、油茶、六安大麻、蚕桑等特色农产品和众多旅游景区景点。四是现实基础比较扎实,后发优势明显。通过十多年的发展,经济总量跨上了一个新台阶,园区建设加快推进,产业空间布局和支柱产业基本形成,产业发展势头迅猛,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以上各方面的优势和机遇都为全区“十二五”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从面临的挑战和压力看。我区经济总量小、实力弱,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层次低,缺乏大产业和大企业支撑;建设用地、用工、融资、人才等要素制约进一步凸显,区内交通、城镇配套设施、电力、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村人口比重大,农业基础薄弱,农民增收渠道不宽;周边县区竞争愈发激烈,竞相发展的态势全面形成,要政策、争资源、育产业、抓机遇的压力加剧。这些因素必将对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形成较大制约,必须在“十二五”期间切实加以解决。

                               第二章 “十二五”发展战略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放,以跨越发展为主题,以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为主线,以强区富民为目标,强力推进工业化核心战略、招商引资开放战略、城镇化带动战略,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确保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二、总体战略
    (一)工业化核心战略
    进一步突出工业主导地位,加快工业经济发展。以承接产业转移为突破口,迅速壮大产业规模,优化产业结构,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骨干企业,扶持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品牌企业,承接一批具有支撑力的优势产业,发展一批具有带动力的产业集群,努力把我区建成先进装备制造业、轻纺服装加工业、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业和新兴产业基地。
    (二)招商引资开放战略
    积极抢抓东部大规模产业转移和示范区建设的重大机遇,加快金安开发区、城北工业园以及乡镇工业功能区承接平台载体建设;加大与长三角、沿海发达地区的联系与对接,以引进大项目,尤其是工业项目、产业集群和高技术企业为主要方向,进一步强化“招商选资”,节约集约用地,大力营造招商引资的浓厚氛围,切实提高效能、完善服务、优化环境,打造要素集聚平台,形成招商政策洼地。
    (三)城镇化带动战略
    充分发挥六安主城区区位优势,以“中心城区带动、重点集镇支撑、城乡共同发展”为总体思路,按照“市区共建、属地管理、重心下移”的要求,主动服务城市建设,提升主城区对金安的辐射带动能力;抓住城区快速发展的机遇,大力发展城郊经济;加快区域中心镇和特色集镇建设步伐,构建现代城镇体系、基础设施体系和宜居宜业生态环境体系;加快人口向城镇集聚,大力提高城镇化水平,使城镇成为全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三、发展目标
    综合考虑我区发展的现实基础、面临的环境和示范区建设要求,以及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需要,“十二五”期间我区主要奋斗目标确定如下:
    1、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
    确保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高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到2015年实现“三个翻番,四个百亿”的总体目标。即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10亿元,年均增长15%以上,比2010年翻一番以上;财政收入突破15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比2010年翻一番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85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000元,分别比2010年翻一番;到2015年,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0%以上,期末突破10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速保持29%,期末实现投资总额105亿元;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8%,期末总额突破105亿元;招商引资实际到位境内资金年均增长14.4%,期末突破100亿元。经济总量进入全市第一方阵,人均进入全省居中靠前位置。
    2、结构调整取得新突破
    到2015年,三次产业比重由2010年的22.5:38.7:38.8调整优化为10:50:40。农业和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工业经济取得突破性进展,工业化水平大幅提升;服务业快速发展,现代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初步形成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服务业为支撑的产业结构体系。
    3、示范区建设取得新成效
示范区规划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开发园区面积进一步扩大,承接产业转移能力显著增强,基础设施落后瓶颈制约得到明显改善,区域合作取得重大突破,发展环境更加优化,将金安建成皖西承接产业转移核心区、皖江城市带特色产业集聚区和合肥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先行区。
    4、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新增强
    统筹协调区域土地利用,盘活存量,切实保障工业和城镇建设用地;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森林覆盖率达到38%;继续加大节能减排力度,严禁引入高耗能高污染项目,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园区污水处理率等环境指标达到国家标准;人口自然增长率每年控制在5.5‰以内;科技贡献率每年提高2.5个百分点,2015年达到60%。
    5、人民生活水平获得新提高
    努力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低收入者收入明显增加,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贫困人口大量减少,城乡居民的教育、医疗、养老、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稳步提高。
                               “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
    序号 主要目标 2009年 2010年
 2015年 年均増
(减)速(%) 指标
属性
1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66.46 80 210 15以上 预期性
2 三次产业比重 23.3:35.4:41.3 22.5;38.7:38.8 10:50:40  导向性
3 财政收入(亿元) 4.01 5.16 15 20以上 预期性
4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15.1 20 85 30以上 预期性
5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22.4 40.5 105 21 预期性
6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38.8 46 105 18 预期性
7 进出口总额(亿美元) 0.29 0.5 2 30以上 预期性
 出口(亿美元) 0.27 0.35 1.45 32 预期性
8 实际引进内资(亿元) 22.05 51 100 14.4 预期性
9 实际利用境外资金(亿美元) 0.11 0.17 0.5 28 预期性
10 城镇居民人均可
支配收入(元) 13001 14310 28500 14 导向性
11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 3961 4500 9000 15 导向性
12 城镇化率(%) 38 45 55 2 导向性
13 科技进步贡献率(%) 45 48 60 2.5 预期性
14 人口自然增长率(‰) 4.66 5.6 5.5‰以下 控制在5.5‰以内 约束性
15 森林覆盖率(%) 31 35 38 0.9 预期性
16 城镇登记失业率(%) 3.9 4 4 控制在4%
以内 约束性
17 城乡养老保险覆盖率(%) 40 45 95 年均提高
10个百分点 约束性
18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
能耗下降(%) 7.5 11 累计20 年下降4% 约束性
19 园区污水处理率(%) 60 63 80 3.3 约束性
20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 85 87 95 1.7 约束性
    四、产业空间布局
    按照主体功能区建设要求,优化我区国土空间开发布局,依托现有城镇和产业基础,发挥区位、资源和生态优势,以312国道金安段为主轴,以六舒路、六寿路为两翼,构筑“一轴两翼三区六个增长极”的产业空间布局。
    (一)一轴
    以312国道金安段为主轴,以三十铺镇为核心,以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金安经济开发区、六安产业承接示范园区为依托,重点构筑金安发展轴,使之成为合六工业走廊先行区、承接产业转移的主平台。
    (二)两翼
    南翼:以六舒路为南翼,加快沿线乡镇工业园区和工业功能区建设,将六舒路沿线打造成以低碳经济为主、各具特色的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
    北翼:以六寿路为北翼,依托沪陕高速和新桥国际机场,充分发挥水资源丰富、土地平坦、道路配套设施完善等优势,重点承接发展机电、生态化工、轻纺和现代物流业。
    (三)三区
    北部现代农业示范区。大力发展粮油、绿色蔬菜、大麻、水产养殖、皖西白鹅等优质农产品,主动承接现代农业项目,实行规模化、集约化、生态化种植,建成优质粮油、绿色蔬菜和生态农产品供应基地。
中部现代工贸示范区。充分发挥中部区位、交通、生态、环境、人才等优势,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和园区平台,重点打造中部工业产业集群和六安现代服务业基地。
    南部生态旅游示范区。充分发挥南部山区良好生态和景点众多的优势,承接发展生态农业和休闲旅游业,大力发展名优茶、油茶、经果林等特色产业;突出红、古、绿、宗教、地质公园等特色,重点建设六毛路沿线精品旅游区,把金安建成大别山、合肥经济圈重要的红色、生态、休闲旅游目的地。
    (四)六个增长极
    围绕一轴、两翼、三区总体布局,重点打造六个增长极,即:金安经济开发区、城北经济开发区、市区共建示范园区、南山新区、木南现代农业示范区、毛坦厂古镇名校特色区。

                             第三章 “十二五”经济发展主要任务

    一、做大规模,提升质量,加快工业跨越发展
    “十二五”期间,重点培育装备制造业和轻纺服装业两个产值百亿元产业;打造金安经济开发区、城北经济开发区两个百亿元产值园区;建成江淮电机、齿轮加工、羽绒加工、服饰加工、大麻精纺等10个专业产业园;扶持30亿元以上企业一家、10亿元以上企业10家、亿元以上企业50家、规模以上企业200家。
    (一)装备制造业
    以电机、齿轮、轴承、汽车零部件等传统优势产业为基础,全力支持区域内江淮电机、精工齿轮、滚动轴承、龙兴汽配等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扩大市场份额,争取国内行业领先地位。到2015年,先进装备制造业实现年产值140亿元。


                                     专栏:装备制造业
    (1)电机。江淮电机积极开发先进技术,内拓外引,大力引进、开发电动汽车电机、各种高压、变频节能电机等一批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的配套企业,在产业园区内形成高素质的产业集群,达到年产各类电机2000万千瓦生产能力。
    (2)齿轮。精工齿轮等企业要进一步整合齿轮加工的技术、市场等要素资源,通过承接先进地区产业转移寻求合作伙伴,快速提升产能和产品档次,不断开发以齿轮为主要部件的整机产品,延伸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形成年生产各类齿轮1000万套生产能力。
    (3)轴承。滚动轴承要加大产品技术开发力度,加强与科研院所和高校的联合,充分利用他们的人才和科技优势,提升产品质量,扩大高精度、高科技含量和高附加值产品的份额,重点发展精密圆柱滚子轴承,替代进口,为动车组配套,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形成年产轴承500万套生产能力。
    (4)汽车零部件。龙兴、龙腾汽车科技、德力机械等企业要加大零部件产品技术开发力度,拓宽汽车零部件生产品种,变速箱压铸铝50万套产能,积极对接国家产业政策,抓住国家振兴装备制造业的机遇,以江汽集团为依托,加强与区域内相关产业的联合,形成分工协作、合作共赢的汽车零部件生产营销大格局,达到年产汽车配件200万套生产能力。
    (5)装载机械及成套设备。威玛装载机械、保威特梭造纸机械、永成电子机械等企业作为先期入园的整体装备制造企业,要迅速形成产能,拓展市场空间,提高市场占有率,通过与本地相关企业加强合作,培育配套企业,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形成年产各类机械5000台(套)生产能力。
    (二)轻纺服装加工业
    全力推进麻纺、服装、羽绒等轻纺服装产业扩张升级。大力支持星星轻纺、凯旋大麻、明牛服饰、皖江、工美、英瑞、佳合等企业扩大规模,提升产品档次,创立自主品牌。到2015年,轻纺服装业实现年产值100亿元。

                                      专栏:轻纺服装业
    麻纺。充分发挥六安大麻独特资源优势和大麻纺织品在国内外市场的高端定位,大力扶持大麻种植,加快麻纺原料加工,扩大麻纺产品生产。依托星星轻纺、凯旋大麻骨干龙头企业,引进国内外麻纺企业,加强与科研院所和高校合作,积极研发麻纤维精纺、混纺技术,生产多功能高品质的服饰面料,力争把金安打造成全国一流的高品质麻纺制品生产基地。
    服装。抓住东部服装产业加快转移的机遇,做大做强我区服装产业。重点引进面料、辅料、配件生产企业;加快承接发展服装、鞋帽、皮革、箱包等产业;大力发展来料加工、来样加工、贴牌生产;注重自主品牌培育和发展;鼓励外出创业有成人员“凤还巢”,创办服装加工企业,逐步形成在中西部地区有影响力的服饰产销基地。
    羽绒。充分发挥皖西“白鹅之乡”的资源优势,加快羽绒产业发展,依托现有明牛服饰、皖江羽绒等企业,抓住产业转移的机遇,面向国内外招商引资,实施大企业、大品牌带动战略,快速推进羽绒及羽绒制品产业发展,把金安建成全国知名的羽绒及其制品生产供应基地。
    (三)农产品深加工业
    充分发挥农业资源优势,积极承接农产品精深加工品牌企业。以新华饲料、天业集团、茂源粮油等企业为龙头,加快天业粮食产业园、新华畜牧产业园建设,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产品品质,为农产品精深加工提供优质可靠的资源。到2015年,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实现年产值100亿元。

                                 专栏:农产品深加工业
    粮食加工。依托天业、茂源等粮食加工企业,积极与央企和沿江地区大型粮食加工企业交流合作,引进先进生产经验,扩大农产品生产规模;积极支持龙头企业的创新发展,利用稻壳、米糠等粮食副产品,开展精深加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注重下游产业链的延伸,承接食品加工企业落户我区,发展面包、米粉等二级食品的生产,扩大农产品市场空间。
畜禽产品加工。依托新华畜牧、西商食品集团、三十铺板鸭、东桥贡鹅等具有地方特色品牌企业,重点承接畜牧产品生产企业,引入具有终端销售品牌的肉食品加工企业和休闲类食品生产企业,大力发展畜禽加工产业。
    饲料加工。在现有饲料加工产业的基础上,进一步承接饲料生产大型企业,完善产业链,通过饲料企业对养殖企业或农户的引导,推动整体产业链延伸与扩张。
茧丝绸加工。对太平丝绵、鸿运工贸丝绸等四家丝绸加工企业改造升级,建成省级茧丝绸龙头企业2家,创国家级省级名牌产品3个,形成缫丝、绢纺、蚕丝被等茧丝绸深加工体系。
    (四)战略新兴产业
    以科瑞达新型材料、LED、LCD等企业为依托,发展新材料、节能环保和信息产业等新兴产业。积极承接对区域经济具有战略影响和重大带动作用的战略新兴产业。筹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引进高科技企业,将战略性新兴产业逐步培育成我区重要的支柱产业。到2015年,新兴产业年产值达到60亿元。
    1、新材料。以科瑞达新型材料为依托,生产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功能性固体丙烯酸树脂,同时向高性能涂料助剂、油墨助剂及开发新型食品添加剂方向发展。
    2、节能环保。皋兴建材向保温墙体材料方向发展;天成新型建材主要生产节能环保建材;得利新型建材生产具有节能、替代、可回收利用等优点的新型环保建筑材料,填补国内建筑工程中建筑模板在节能方面的空白。
    3、信息产业。永成电子向机电一体化及智能电子应用方向发展;鲲鹏电子向电子芯片封装材料方向发展;引进一批生产温度传感器、计算机耗材等信息产业企业。同时,积极拓展延伸到其它的电子产业,大力发展新型电子产业,使之成为区域经济新的增长极。
    4、引进培育其它战略新兴产业。以培育发展战略新兴产业为重要招商引资方向,积极与合肥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对接,大力发展配套产业,大力引进培育先进装备制造业、生物产业、新能源汽车主要部件制造业、新能源产业等产业投资项目,推进产业结构优化提升。
    二、打造基地,转变方式,推动现代农业稳步发展
    以发展现代农业为重点,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生态农业,推进农业规模化、机械化、集约化、标准化和产业化经营,打造面向长三角的农产品生产、加工和供应基地。以新农村建设为统领,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一)大力提升种植业
    积极抢抓国家对大型商品粮基地加大投入的政策机遇,大力提高粮食、油料等重要农副产品生产水平。继续抓好粮食“双超十亿”工程,积极推进70万亩水稻产业提升行动、10万亩油菜高产创建行动、4万亩玉米振兴计划;加快蔬菜、瓜果、蚕桑、茶叶等基地建设,使我区成为重要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

                                   专栏:种植业发展
    水稻。以优质水稻生产为重点,逐步实行全区水稻生产优质化,提高优质粳稻比例,逐步扩大优质粳稻种植面积。
    油菜。以“双低”、高产、优质品种生产为主,每年规划种植35万亩,优质率达95%以上,实行单一品种连片种植。
    小麦。品种以优质弱筋小麦生产为主,山区和丘陵地区适当生产,沿淠湾区加大生产力度,扩大生产规模。
    玉米。重点发展饲用玉米和特色鲜食玉米,年种植面积7万亩。江淮分水岭地区围绕产业结构调整,扩大饲用玉米种植面积,城镇郊区以鲜食玉米生产为主。
    瓜果。以丘陵地区为重点,围绕品牌,严格生产技术规程。扩大无籽西瓜生产面积,实行规模种植。
    蔬菜。播种面积30万亩,其中郊区蔬菜基地面积5万亩,总产35万吨,产值达到5亿元。五年内新增标准化设施蔬菜基地2万亩,其中郊区蔬菜栽培基地1万亩。建立国家级设施蔬菜标准园1个,省级设施蔬菜标准园2个,兴建沿淠湾区3.5万亩蔬菜产业种植带,2万亩郊区蔬菜种植圈, 3万亩二、三线商品蔬菜基地以及南部山区1.5万亩无公害、绿色、有机蔬菜产业基地。
    蚕桑。到“十二五”期末,实现连片桑园5万亩,建成省级标准园2个、各5000亩,配建标准化蚕种催青室一座,小蚕共育室100处,养蚕大棚2000个,开展蚕桑资源综合利用,巩固蚕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年养蚕15万盒,产鲜蚕6000吨,茧值1.8亿元。
    茶叶:充分发挥“六安瓜片”名茶的影响力,以绿色有机名优茶生产为重点,采取改造与新建相结合方法,尽快培育优质茶叶基地。“十二五”期末,全区无公害茶叶种植面积达到3.5万亩,年总产达1500吨,产值达1.5亿元。
    (二)加快发展养殖业
    加大畜牧业结构调整步伐,实施产业富民工程。立足区位和资源优势,稳定发展生猪、家禽业,加快发展奶牛业。着力推动现代畜牧业良种繁育、标准化规模养殖、畜产品安全、产业化经营和动物疫病防控水平等全面升级。到2015年实现牧业产值16亿元。实施水产跨越工程,促进渔业快速发展。合理开发各种渔业资源,大力培育各类水产养殖基地,扩大名优水产品养殖规模,推进水产健康养殖、标准化生产。到2015年实现渔业产值5亿元。


                                          专栏:畜牧渔业
    畜牧业。生猪饲养量70万头,其中母猪3.5万头,出栏生猪60万头,产值11亿元;家禽饲养量3000万羽,产值2.1亿元;奶牛存栏2500头,产值2500万元;牛、羊等食草动物和特种经济动物实现年产值2.65亿元。全区畜禽良种覆盖率达90%以上;二元良种母猪比例达到85%,其中规模猪场达到100%;规模禽场(户)良种率100%;奶牛良种率100%。全区生猪出栏率达到160%,规模场户出栏率195%,泌乳奶牛年均单产7500公斤。引导扩大皖西大白鹅的养殖。到2015年,全区建立畜禽国家级示范场4个,省级示范场15个,无公害畜产品基地5个,无公害畜产品认证5个。推进全区所有规模养殖户实行规范化管理、标准化生产。
    渔业。重点建设北片万亩精养鱼塘养殖示范区、沿淠河总干渠生态渔业示范区、城郊休闲渔业示范基地、水产良种基地;着力开发三大资源:低产鱼池及荒滩资源、小水库资源、宜渔稻田资源。到2015年全区水产品总量实现3.2万吨,渔业总产值4.5亿元,分别比 2010年增加30%、40%。农民人均渔业收入达到500元。
    (三)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
    以现有33家省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基础,进行量的扩张和质的提高,到2015年争取实现省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不少于60家,进入国家级龙头企业1-2家;以基地为依托,充分发挥十大农产品产业协会和分会的作用,围绕优质粮油、茶叶、蔬菜、大麻、蚕桑、油菜、水产、奶牛、皖西白鹅等特色产业,大力推进基地建设;支持龙头企业、专业大户、集体经济组织、农业科技服务单位等领办创办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开展信息、技术、培训、质量标准认证、市场营销等服务,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到“十二五”末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120家,认证绿色食品达到30个,有机食品达到10个,省级以上名优农产品达到10个。
    (四)全力推进新农村建设
    1、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实施防洪排涝工程、灌区配套工程、饮水安全和水土保持工程。二是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重点抓好新型农业机械化技术示范推广,落实购机补贴政策,组织实施农机富民工程,大力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十二五”末农机总动力达到100万千瓦,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达到70%。三是加快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步伐。重点实施生产发展、生活改善、生态文明三大工程。在生产发展方面,主要是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加快土地整理步伐,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加快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全面改善农村交通条件;积极推广改善农村新能源;加大控制农村面源污染力度,建设林业生态体系,建设生态村庄。
    2、抓好新农村示范点建设
    重点抓好三十铺、张店、毛坦厂三个省级示范镇和22个省市区级示范村建设。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要求、高质量建设,到2015年建设生产发展型、村庄整治型、旅游带动型、生态环保型、规模养殖型、种植集约型的新农村示范点达到100个。在抓好示范村镇建设的同时,继续抓好省级木南现代农业示范区和三十铺、双河区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到2015年实现入园企业30家以上,投资额达到40亿元以上。
    3、加大扶贫开发力度
    坚持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参与的扶贫工作机制,以扶贫村为基本单元,以扶贫对象为主体,以改善基础条件、促进产业发展、提高农民素质为主要内容,整合资源,加大投入,因地制宜,合力攻坚,实现“两项制度”的有效衔接,努力促进农民特别是扶贫对象稳定增收脱贫,到2015年,完成90个村的整村推进,在现行标准和正常年景下,减少贫困人口不少于2万人。
    三、发挥优势,培育特色,促进服务业快速发展
    坚持提升传统服务业与发展现代服务业相结合,大力发展为企业配套的生产性服务业和服务居民消费的生活性服务业。使服务业水平明显提升,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一)加快发展旅游业
    大力推进金安旅游与皖江城市带、皖西区域旅游一体化建设,突出“生态、红色、古色”主题,努力打造东石笋、洪山寨—大裂谷、大华山、中店南山等四大旅游精品区。争创国家4A级景区3个——东石笋景区、洪山寨—大裂谷景区和南山生态旅游度假区,国家3A级景区2个——大华山云峰寺景区、洞天湖景区;开发利用六安古汉王墓、古皋陶墓等古色旅游资源,新建近郊旅游环线公路(四十铺-先生店花木城-三十铺汉王墓-元和山庄-中店南山-六毛路);加快发展城郊旅游,重点建设中店南山生态休闲旅游区。积极主动承接引进有实力的企业,投资开发金安景区(点),使金安旅游再上新台阶,成为皖西大别山地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到2015年,实现接待游客11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7.5亿元。
    (二)提升商贸流通业
    发挥区位交通优势和主城区优势,壮大发展商贸流通业,构筑以城区为龙头、城郊为支撑、乡镇为依托的商贸发展体系,着力把金安区打造成大别山区域重要商贸中心。一是大力发展城区商贸业。按照六安城区商业网点规划,以皖西路和梅山路为主轴,努力打造具有特色的大中型综合市场和专业市场,着力建设一批购物中心、大型超市、大型专业店和特色商业街;围绕社区建设,大力拓展城市社区商业网点建设。二是加快市场建设。依托城郊优势,在城北建设农副产品大市场;在三十铺建设钢材大市场、汽车4S店、金利国际城;在先生店建立皖西花木大市场;依托城镇建设,在各乡镇建立各具特色的专业和综合农贸市场。三是建立和完善农村商贸流通服务体系。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工程、“家电、摩托车下乡”工程、“双百工程”、“新网工程”,完善农村商贸流通体系。重点发展木厂、张店、孙岗、毛坦厂、施桥、双河等主要集镇的集市商贸中心;引导鼓励大型商贸企业网络向农村延伸,推进农村商贸上规模、上档次,形成覆盖全区的商业网络。到2015年,建成销售收入亿元以上的专业市场20家以上,其中10亿元以上的专业市场3家以上;新建和改扩建集镇农贸市场10个;新建社区商业网点20家以上。
    (三)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一是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以建立区域性物流基地为目标,依托工业园区和城郊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立区域性节点物流园区,重点建设三十铺现代物流园区、城北现代物流园区、南山新区物流园区。积极引进一批大型物流企业,加快发展第三方物流。建立公共物流信息交流平台。二是鼓励外地金融机构到金安设立分支机构,加强市内各家金融机构战略合作,加快发展新型农村金融组织、社区银行、信用合作组织、典当公司等小型金融机构。积极促进银企对接,搭建供需平台,建立商业银行与企业对接机制。组建金安村镇银行,发挥村镇银行在融资担保中的作用。完善信用担保体系,壮大金安信用担保公司实力。三是鼓励现代新兴服务业。大力扶持社会力量投资兴办信用担保、人才、家政、信息、科技、法律、会计、审计、电子商务、咨询评估、广告策划、服务外包、养老、托幼等商务服务、科技服务、信息服务、公共服务和社区服务业。
    四、构建体系,突出重点,推进城镇集聚发展
    (一)构建现代城镇体系
    按照“规模等级有序、空间结构合理、功能优势互补、城乡协调发展”的区域城镇体系总体要求,打造空间布局合理、服务功能健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城镇体系。
    1、城区
    坚持市区共建,按照六安城市总体发展规划,全力配合六安中心城市“东扩、北延、南优”的发展战略,共同将六安中心城市建设成为全省重要加工制造业基地、大别山地区区域中心城市、合肥经济圈副中心城市和我国中部具有滨水园林特色的现代化生态宜居城市。
    2、副中心
    抢抓六安市中等城市迅速崛起的发展机遇,推动连片发展,建设三十铺、城北两个城市副中心,打造两个商业中心。依托金安经济开发区、市(区)产业承接示范园区和三十铺镇区,加快人口和产业集聚,将三十铺镇逐步建成六安东部新城,人口达20万人;依托六安城区、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及科研教育基地,将城北打造成六安城区北部工业基地和科教基地,人口规模达到10万人。
    3、中心镇和特色镇
    将木厂、张店、毛坦厂、东桥、施桥等5个镇建成区域中心镇,镇区人口均达到3万人以上;将孙岗、双河、东河口等3个镇建成特色镇,镇区人口均达到2万人以上。
    4、小集镇
    因地制宜,建设一批适度规模的小集镇。按照“布局合理,适度超前”的原则,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公共服务能力。
    5、中心村
    在各乡镇村庄布点规划基础上,加快新农村新居点建设,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建设100个新农村新居点。
    (二)突出中心镇和特色镇建设
    遵循“突出重点,提升功能,加快集聚,增强辐射”的总体原则,按照现代小城镇建设的要求,进一步调整重点集镇的规划,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完善配套功能,大力提升集镇品位,加快人口集聚,形成一批各具特色的现代小城镇。到“十二五”末,张店、木厂、毛坦厂、东桥、施桥等区域中心镇建成区面积分别在4平方公里左右;孙岗、双河、东河口3个特色镇建成区面积分别在3平方公里左右;镇区主要道路铺装率达100%,路灯、绿化、人行道、下水道等配套齐全,城镇小街巷道路硬化率达90%以上,自来水普及率100%,镇区液化气普及率90%以上,有配套设施较齐全的农贸市场和专业市场、客运站和公共停车场、街头绿地或广场,配有1至2座垃圾中转站、垃圾运输车、垃圾填埋场、公厕等较齐全的环卫服务设施,镇区绿化覆盖率达30%以上。中心镇每年城镇改造开发建设面积2-5万平方米。特色镇每年城镇改造、开发建设面积1-2万平方米。

                                          专栏:集镇建设
    中心镇建设
    张店镇 “十二五”期间小城镇建设计划投入资金7.5亿元,城镇改造开发15.8万平方米,新建改建道路10公里,新建改扩建市场、停车场5.6万平方米,新建农民住宅3.8万平方米;
    木厂镇 “十二五”期间小城镇建设计划投入资金5.9亿元,城镇改造开发20万平方米,新建改建道路13.5公里,新建改扩建市场、停车场5.6万平方米,新铺设自来水管网10公里,新建农民住宅9万平方米;
    毛坦厂镇 “十二五”期间小城镇建设计划投入资金3亿元,城镇改造开发10万平方米,新建改建道路6.5公里,新建改扩建市场、停车场2.8万平方米,新铺设自来水管网15公里,新建农民住宅120户;
    东桥镇 小城镇建设计划投入资金3.5亿元,城镇改造开发面积12万平方米,新建改建道路4.5公里,新建改扩建市场、停车场2.4万平方米,铺设自来水管网12.6公里;
    施桥镇 小城镇建设计划投入资金2亿元,城镇改造开发面积7.2万平方米,新建改建道路6.5公里;东河口镇小城镇建设计划投入资金1.5亿元,城镇改造开发面积2万平方米,新建改建道路0.4万平方米,新建改扩建市场、停车场0.13万平方米,铺设自来水管网2公里,新建农民住宅30万平方米;
特色镇建设
    孙岗镇 “十二五”期间小城镇建设计划投入资金1.45亿元,城镇改造开发面积6.7万平方米,新建改建道路1.07公里,新建改扩建市场、停车场4.06万平方米,新铺设自来水管网6公里;
    双河镇 “十二五”期间小城镇建设计划投入资金3亿元,城镇改造开发面积5万平方米,新建改建道路5.6公里,新建改扩建市场、停车场0.6万平方米,新铺设自来水管网50公里,新建农民住宅1000户;
    东河口镇 “十二五” 期间小城镇建设计划投入资金1.5亿元,城镇改造开发面积2万平方米,新建改建道路4公里,新建改扩建市场、停车场0.13万平方米,新铺设自来水管网2公里,新建农民住宅30万平方米。

                               第四章  “十二五”社会发展主要任务

    一、优先发展科教事业
    (一)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提高义务教育的整体办学水平,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建立稳定的学前教育服务体系,开展早期教育,均衡发展高中教育,优化普通高中教育资源,支持毛中健康发展;统筹职业教育资源,提升中等职业教育办学水平;积极支持在本区内创办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为产业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劳动力。
                                        
                                       专栏:教育事业
    学前教育:高质量高标准地推行学前三年教育,基本形成0-6岁的学前教育一体化体系;城区幼儿(学前三年)入园率达到92%以上,农村幼儿(学前三年)入园率达到75%以上。0~3岁早期教育工作有序推进;构建以公办幼儿园(所)为主体,以社会力量办园并举的多元化办园格局;到2015年,新办区大型公办示范性幼儿园一所,乡镇中心园(所)以上均达到省定标准;到2012年,幼儿园专任教师学历全部达标,其中大专及以上学历达50%,2015年大专以上学历达75%,培养一批名优骨干教师。
    义务教育:保证6~14岁人口都能按时入学,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在校生年辍学率城区低于1.5%、农村低于2.5%;2013年之前,全区义务教育学校通过省级标准化学校验收;继续加大对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投入,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师队伍管理,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普通高中教育:充分发挥省示范高中--毛坦厂中学的辐射带动作用,全面提高全区普通高中教育质量;进一步规范高中阶段招生行为,加大对薄弱学校的政策、资金扶持,力争使全区普通高中(含完中)均衡发展;到2015年,基本实现普及高中教育。
    职业教育:以区教师进修学校为龙头,统筹各类中等职业教育资源,围绕当地产业,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加大对职业教育的财政投入,建设较高水准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改革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推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使职业教育适应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新增公办职业学校1所;到2015年,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0%,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学校升学比率基本相当.
    教师队伍:进一步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任(聘用)和评价的首要内容;完善培养培训体系,通过多种形式,造就一批名师和教坛新星,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严把教师入口关,建立农村教师正常补充机制,完善并严格实施教师准入制度,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从教,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教育基础设施:至2015年,全市80%以上基础教育学校设施设备配备达省级一类标准。
    (二)积极发展科技事业
    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围绕我区主导产业和优势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推动全区经济进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聘请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专家、教授与我区大中型企业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帮助企业引进、转化科技成果,解决技术难题。建立江淮电机1个国家级技术中心,建立轴承、龙腾、工美、科瑞达、凯旋5个省级技术中心,培养一批创新型技术骨干。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到2015年全区高新技术企业达10家以上。
    加大农技应用、推广力度。加快推进农业生物技术、农业信息技术、农产品安全生产及精深加工技术、农业设施工程技术、农业环境控制及资源替代技术五大农业高新技术应用。大力实施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工程、科技“110”综合信息服务工程、科技创新产业链示范工程、农业科技园区示范工程、农民“双技能”培训工程、城乡结合部污染治理科技示范工程、“六大科技示范工程”。
    完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建立企业技术创新服务的公共信息平台和网络系统。加快培育科技中介服务市场,建设并完善金安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大力实施人才培养引进工程、企业创新主体示范工程、星火富民工程、粮油生产工程、服务体系建设工程、产学研合作工程、知识产权战略推进工程。积极建设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科技成果引进转化平台、高新技术产业化平台。
    二、加快发展医疗卫生事业
    以公益性为目标,继续深化卫生改革,完善行业管理;着力构建公共卫生、医疗服务、预防保健和卫生监督的完善的医疗卫生体系;加快人才引进和培训,充实医疗卫生人才队伍,提高医疗卫生水平;加强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好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实现每个乡镇(村)建设一所标准化卫生院(卫生室);健全新农合民生工程补偿新机制,切实降低医疗费用,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专栏:医疗卫生事业主要指标
    疾病控制体系指标:到2015年,以乡为单位,儿童五苗免疫接种率达到95%以上;结核病发现率达75%,治愈率85%以上,全程督导达100%。全区传染病年均发病率较“十一五”再下降5%;实行慢性病管理网络化,主要慢性病人管理率90%以上。
    卫生监督体系指标:争取四个“一流”,即建设一流队伍、实施一流管理、提供一流服务、争创一流业绩,争取每年培训执法人员不少于150学时,争取市场卫生监督覆盖率、量化分级管理率、从业人员健康检查率均达100%,依法打击违法行为,以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为重点,抓好大案要案查处,争取案件查处率100%。
    妇幼保健体系指标:到2015年婴幼儿死亡率下降到20‰以下、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下降到25‰,较十一五下降5个点,孕产妇死亡率下降到20/10万以下;0-7岁儿童保健覆盖率城市90%以上、农村70%;孕产妇保健覆盖率城区98%、农村80%以上。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管理率达城市60%、农村40%。目标人群叶酸补服率95%。母乳喂养率85%。婚检率98%。
    新农合管理体系指标:努力使配套资金提到人均170元,住院补偿封顶线提到10万元,补偿比在2010年的基础上再提5%,平均住院实际补偿比不低于50%;在2010年全区IC卡到户、持卡就诊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三险、一助”运行新模式。
    医疗服务体系指标:争取“十二五”末全区总病床位设置2000张,达到每千人2.3张床位的目标,全区卫生技术人员增加至3200人,达到每千人拥有卫技3.6人目标,其中公立医疗机构技术人员达1700人,全区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总数达418个。争取“十二五”末,每个乡镇卫生院均设立中医科。到2015年,形成网络健全、功能完善、管理规范、社区居民比较满意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社区卫生服务人群覆盖率达到100%,居民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率达70%,满意度90%,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达95%。
爱国卫生指标:居民卫生健康知识知晓率城区达90%、农村70%以上,健康行为形成率60%以上,改水受益人口达95%,卫生厕所普及率达55%。城区健康教育普及率95%以上,农村80%以上。
    三、大力发展文体事业
    努力繁荣文化事业,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积极构筑我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施好广播电视村村通、农家书屋、乡镇综合文化站、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五大公共文化服务重点工程。到2015年,实现广播电视户户通25600户,全区有线电视网络实现整合上划;实现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全覆盖,建设5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实现社区农家书屋工程全覆盖,并能实现全区馆、站、屋、图书资料借阅一卡通;新建乡镇电影院6个、城区3个,实现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全覆盖;建成金安文化大厦标志性工程,形成本区内龙头文化产业。完善城乡体育工程建设,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建设省级小球训练基地、区级体育场馆暨全民健身活动场所;重视体育骨干和专业人才培养;支持发展体彩事业;积极探索发展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和体育产业;发挥区业余体校和体育社团组织的作用,做好辖区国民体质监测工作。
    四、扩大就业和社会保障
    切实提高“三大群体”就业,一是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二是提高农民工和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率;三是提高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率。加快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到2015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人员2万人,指导和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80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达27万人以上。
    坚持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为重点,进一步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切实加强失地农民就业和保障。健全社会救助制度,加大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力度,提高城乡居民医疗救助水平,建立困难群众临时生活救助制度,扩大“五保”集中供养,提高社会养老保障水平。完善农村养老保险政策,不断扩大农村养老保险参保覆盖面。落实好重大传染病病人医疗救治和生活救助政策。加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对未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非从业城镇居民基本实现全覆盖。建立健全城乡困难群众的住房保障制度;继续做好特困重度残疾人生活救助。深入落实社会福利政策,发展福彩事业。继续落实优抚安置政策,做好双拥共建工作。
    五、继续实施民生工程,加快各项社会事业发展
    继续实施民生工程。围绕共享发展成果,促进“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病有所医、学有所教”,继续加大对民生的投入,扩大民生普惠面。建立健全民生工程地方配套投入机制,加大民生工程实施力度,使广大城乡居民享受改革发展成果。
    全面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全面落实现行人口政策,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提高生殖健康水平,遏制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趋势。坚持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完善目标管理责任制和“一票否决”制度。建立健全社会抚养费征管用机制、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机制、“村为主”工作机制、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一盘棋”和公共服务均等化机制、利益导向机制和部门综合治理机制。到2015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不超过5.5‰、完成省级优质服务示范县(区)创建工作,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合格村(居)达到30%以上。
    加大社区建设和管理。围绕六安中等城市建设,发挥社区在城市管理中基础性作用。要科学编制城市社区布点规划,制定实施方案,开展示范带动,整体推动。加快社区社会化服务建设,建立健全社区文化、教育、卫生、养老、救助等服务体系。切实加大对社区服务设施的投入,建设一批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和社区综合服务大厅。进一步拓展社区服务领域,改善社区居民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大老年事业投入,逐步构筑起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到2015年,养老机构床位数达到每千名老人30张以上,3%的老年人实现机构养老。建设金安区养老服务中心,重点乡镇建设1个有一定规模的养老服务机构。
    着力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创造扩大就业、增加劳动收入的发展环境和条件,促进机会公平。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保障职工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积极引导企业建立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加强劳动合同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设,健全和完善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到2015年,力争城乡居民收入翻一番。
    同时,继续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强化国防动员、人民武装和民兵预备役工作;着力推进档案管理,建设“五个体系”,实现“五个转型”;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建立监管体系,实行“一岗双责”;大力实施“以质取胜”、技术标准发展和名牌发展战略;继续推进公安、司法、消防、妇女、工会、共青团、民族、宗教、残疾人等社会事业发展,不断提高社会事业保障经济发展的能力。

                                      第五章  “十二五”支撑体系建设

    一、产业发展平台体系建设
    (一)金安经济开发区
    加快推进金安经济开发区扩区及配套建设,以进一步提高平台配套功能和承载能力,规划金安经济开发区面积40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20平方公里。重点承接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轻纺服装、农产品精深加工和现代服务业,使之成为我区经济发展的主引擎,到“十二五”末,园区工业产值达150亿元。
    (二)城北经济开发区
    依托六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利用连片发展的有利条件和现实基础,重点发展机电、轻纺服装、精细化工、新兴产业等,将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城北工业园申报升级为省级经济开发区,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8平方公里。到“十二五”末,园区工业产值达100亿元。
    (三)市区共建示范园区
    抢抓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机遇,借助六安市对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高度重视和强力推进,创新市、区合作共建机制,共同建设好六安承接产业示范园区,将其建成现代制造业、高科技产业、现代服务业、商务休闲四大承接产业基地。到“十二五”末,园区产值达100亿元。
    (四)南山新区
    充分发挥城郊、生态、交通优势,依托现有基础和良好的发展前景,全力打造南山新区,将其打造为以旅游休闲度假为主,低碳工业、生态农业和特色农副产品加工为辅的城郊生态新区。到2015年,南山新区规划面积35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0平方公里,使之成为皖西最具特色的生态旅游度假区。
    (五)木南现代农业示范区
    充分发挥现有省级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优势,进一步整合资源,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经营,将木南示范区建设成为现代优质粮食生产、现代牧业、现代花卉、旅游观光、现代水产等示范基地。到2015年,示范区核心区面积达4万亩,辐射区面积达10万亩,力争成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六)毛坦厂古镇名校特色区
    发挥毛坦厂中学名校的品牌效应,进一步加快校镇一体化建设;围绕全国历史文化名镇和国家红色旅游景区挖掘文化内涵;以名校打造品牌,积聚人气,带动集镇商贸业和东石笋旅游业发展。到2015年,使镇区面积达5平方公里,集镇人口5万人。
    (七)乡镇工业园区
    依托六舒路交通优势以及产业基础扩大孙岗工业园和双河工业园。孙岗工业园重点承接发展建筑陶瓷、汽车零部件和轻纺服装三大产业。双河工业园区重点承接发展轻纺服装、农产品加工业。其他乡镇要统筹小集镇规划,建立乡镇工业功能区,吸引外出务工者回乡创业,鼓励有能力的农民进城创业。到“十二五”末,乡镇工业园区产值达50亿元。
    二、公路交通体系建设
    以国省道干线、高速公路为依托,以县乡道路为主骨架,以乡村公路为连接,构建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至“十二五”末,使全区公路总通车里程达2000公里,公路网密度达120公里/百平方公里,平均每一万农业人口拥有公路里程达30公里,实现中心镇至主城区半小时快捷通达的目标。
    (一)公路交通网络建设
    以高速外循环、四条辐射路为主骨架,构建以金安为核心的交通大格局,以东、南、北三个特色经济交通循环圈为补充,形成乡镇“循环通达圈”。

                                     专栏:公路交通网络
    高速外循环:合六叶高速、六潜高速、天堂寨至万佛湖旅游高速、济祁高速(东桥至双河)。
    四条辐射路:六安至寿县(拓宽改建为一级公路)、六安至合肥(双向八车道城际道路)、六安至舒城(双向八车道城际道路)、六安至毛坦厂(双向四车道二级旅游公路)。
    三个特色经济交通圈:
    南部旅游交通圈:六安(六毛路) 横塘(柽但路) 洪山寨      皖西大裂谷(六毛路)毛坦厂(六毛路) 东石笋(新建五显至大华山)大华山(张家榜至南官亭) 张店(六毛路)六安。
    东部承接示范区交通圈:六安(六毛路) 东河口(椿大路)双河(椿大路)椿树(椿石路) 孙岗(椿石路) 张店
    (大苏路)横塘(横中路)中店(中汪路)南四十铺(先范路)先生店(二黄路)孙岗(六舒路)六安。
    北部农业示范区交通圈: 六安(合六路)东三十铺(李三路) 东桥(李三路) 翁墩(李三路)木厂(六寿路)马头(李三路) 淠东(六淠路) 城北(吴大路)双桥(吴大路)洞阳(吴大路)六安 
新建县乡道7条:大华山至五显旅游公路(三级)8公里;六安至马头公路(三级)20公里;洞阳至潘店公路(三级)8公里;洞阳至城东开发区公路(三级)10公里;龙穴山至祝墩至范庵至南山至电厂公路(二级)38公里;先生店至东三十铺公路(二级)7公里;
    升级改建县乡公路:椿石路37.5公里(二级)、椿大路60.4公里(二级)、李三路43.5公里(二级)、吴大路32公里(二级)、二黄路26公里(三级)、大苏路38公里(三级)、柽但路12公里(三级)。

    (二)道路、桥梁建设
    省、国道建设:全力支持、积极配合省、国道在金安区的建设。重点是围绕济祁高速、万佛湖至天堂寨高速的建设,以及六舒路、六合路、六寿路的升级改建等重点工程,全力开展征迁、安置以及协调服务工作,使省、国道在我区加快推进。
    县、乡道建设:新建县乡道公路6条,共91公里。其中,三级路4条,共计46公里;二级路2条,45公里。升级改建县乡公路7条,共计249.4公里。其中,三级道路3条,76公里;二级道路4条,173.4公里。乡村道改建688公里,以四级水泥路为标准,改建境内688公里的乡村公路;
桥梁建设:新、改建桥梁28座2560延米,新建一般桥梁9座,危桥改建18座。
    (三)公路交通枢纽建设
    建设1个公路客运枢纽(城北客运换乘中心),3个公路货运枢纽(三十铺物流中心、城北物流园、毛坦厂物流中心)和7个农村四级以上客运站(东桥、双河、大裂谷、黄小店、高山、闫店、横塘),至“十二五”末,行政村通客车率达100%,年发送旅客90万人次,年发运货物11.5万吨,全区每个乡镇平均拥有1.2个以上客运站。
    三、水利设施体系建设
    (一)防洪排涝工程建设
    根据国家对治淮工程的统一部署,积极争取投资计划,对淠河、丰乐河等七条河道进行综合治理,对双河等5个重要沿河集镇进行防洪工程建设,增强抗灾减灾能力。
    (二)灌区配套工程建设
    “十二五”期间完成木南等5个万亩以上独立灌区。续建配套瓦西干渠等11个干支渠。对6座小(Ⅰ)型、60座小(Ⅱ)型重点病险小水库进行除险加固。青峰岭、罗丝岭、三十铺、椿树4个国有电灌站进行机组改造和渠系配套。
     (三)饮水安全和水土保持工程建设
    解决原规划剩余及新增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27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对金安区境内的6个小流域、12个坡耕地进行综合治理,以提高水土保持功能,总治理面积184平方公里。同时建立健全水土保持预防监督体系,使人为造成的水土流失现象基本得到遏制。
    四、电力体系建设
    加快电力设施改造,完善区内各级输配电网,突破用电瓶颈制约。重点加快集镇和园区电网改造和增容增压;进一步加大农村电网投入,完善农村电网结构,提高电力输送能力。“十二五”期间,金安区35千伏及以上规划变电站有20座,其中220千伏3座(立新变,卅铺变,双桥变);110千伏11座(小华山变,黄堰变,集中区变,望城岗变,五十铺变,毛坦厂变,双沟变,经济开发区1座);35千伏6座(十字路,先生店,施桥变,中店变,将军山变,横塘变)。“十二五”规划期间,新增35千伏变电容量27.56兆伏安,建改35千伏线路339公里。对未实施农村电网改造的村,“十二五”期间全面实施改造。
    五、信息平台建设
    以建设“数字金安”为目标,突出基础网络平台、信息数据平台、数据交换平台“三大基础工程”建设,配合推进电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三网融合”,突出工业化和信息化“两化融合”,突出政府、企业、村社信息化应用。大力推进有线电视网络数字化和双向化升级改造,加快推进电信宽带网络建设,推进城镇光纤到户,扩大农村地区宽带网络覆盖范围。加快推动多媒体广播电视、手机电视、数字电视宽带上网等业务的应用。加快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和应用,促进产业升级和管理提升。积极推广电子商务,建立和完善网络平台、网上支付、物流配送、法律咨询等信息基础设施。推进乡镇综合信息服务站建设,努力构建“三农”服务信息网络平台。继续推广现代信息技术在文化、教育、卫生、体育、旅游、社区服务等社会事业领域的广泛应用。
    六、环境和生态体系建设
    1、加强环境保护。进一步完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排污许可证和环境影响评价及“三同时”制度。全区环评执行率达到98%,其中园区达到100%,“三同时”执行率达到85%。健全水源地安全预警机制和应急预案,加强重点区域、流域水污染防治力度。全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99%,重点工业企业水污染物排放达标率达到98%以上。严格控制大气污染,大力开展节能减排,推进建筑节能、绿色照明、公共机关节能和技术服务体系建设等工程,加快建材行业等落后产能淘汰步伐,大力推行清洁燃料,完成节能减排目标。全区空气环境质量控制在国家二级标准,风景名胜区空气环境质量控制在国家一级标准。加强规模化畜禽粪便综合治理和医疗固废处置监管力度,规模化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率达到95%。加大工业治污力度,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到99%,危险废弃物安全处置率达到100%。
    2、强化森林资源保护。大力开展造林绿化,保护和增加森林植被,以退耕还林、封山育林、长江防护林等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为中心,到2015年完成封山育林20万亩、新增有林地7.5万亩,发展风景林、经济林1.2万亩,经果林5万亩,油茶种植面积6.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6.5%。力争创建国家级生态镇和生态村各1个,省级生态镇2个,省级生态村5个,市级生态村15个,积极做好申报省级生态县(区)创建工作。
    3、发展循环经济。引导相关企业向各类工业园区聚集,促进污染物集中治理和废物综合利用。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培育一批废物综合利用、污染物低排放或零排放的环境友好型企业。在化工、轻工、建筑建材等重点行业以及生态农业区域探索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立资源循环利用机制,形成一批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基地。

                                    第六章  “十二五”保障措施

    一、扩大改革开放
    一是深入推进圈带融合。按照“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大发展”的战略步骤,加快金安开发区、城北经济开发区、市区共建示范园区、乡镇工业功能区的建设与扩容步伐,加快我区与合肥经济圈、皖江城市带在科技要素、人力资源和政府服务等方面的对接,加快融入长三角。二是大力推行“先行先试”。抢抓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契机,主动承接产业转移,用足用活示范区政策,大胆创新,敢于先试,把金安建成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皖西承接产业转移核心区。三是切实加大招商力度。进一步整合招商资源,打造承接平台,优化服务环境,不断创新招商方式,完善激励政策。围绕我区机械零部件加工、电机、轻纺服装、新型建材、农副产品深加工等主导产业,深入开展产业招商、园区招商和企业招商,大力引进一批投资额大、关联度高、牵动力强的项目。四是继续扩大对外贸易。充分发挥我区优势外贸企业的龙头作用,巩固传统出口市场,大力开拓新兴出口市场,增加出口品种,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创立出口品牌,实现我区出口模式的根本转变。五是推进体制机制改革。推进区财政管理体制、行政管理体制、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制度、镇容和环卫体制改革;继续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二、强化要素保障
    (一)用地保障  统筹调剂承接产业转移和园区用地需求。大力推进农村土地整治,把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和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以村为单位,通过实施村庄合并,新村建设和土地流转,促进农民居住向中心村集中,耕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探索新增耕地指标、新增建设用地指标调剂使用制度,缓解用地供需矛盾,为全区经济建设提供土地资源保障。通过土地整理、新型复垦、增减挂等多种形式增加建设用地1200公顷。
    (二)资金保障  一是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切实加大 “十二五”规划项目的推进力度,积极落实建设条件和争取中央、省的各项资金投入,确保纳入规划的各项重点项目在规划期限内尽快建成使用,进一步发挥重点项目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二是增强政府财政支撑。不断扩大地方税源,切实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努力加大对民生工程和园区、集镇基础设施、环境保护、应急管理体系的投入,形成可靠的财政支出保障机制。三是努力扩大信贷投入。制定鼓励商业银行加大信贷投放的奖励措施,引导金融机构对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的企业以及对区域经济有拉动作用的重点项目增加贷款投放。四是积极推动上市融资。加快上市融资步伐,促进企业做大做强。对具备上市条件的企业,主动推介,积极联系证券公司和投资银行,加强对本地企业的金融证券知识培训,做好上市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力争“十二五”末,全区上市企业达1-3家。五是加快撬动民间投资。全面拓宽民间投资渠道,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公用事业、基础设施、社会事业、金融服务等领域。创新民间投资方式,积极探索和运用BT、BOT等投融资模式,引导民间资本以独资、合资、合作、联营、项目融资的方式,参与公益事业和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三)人才保障  高度重视“人才兴区”,强化人才保障。一是大力实施党政人才素质提升行动,加快选拔、培养、使用一批懂经济、善管理、能创新的党政人才队伍。二是积极引进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尤其是要加快引进急需的规划、建设、环保、招商、外经、策划、医疗、文化等专业人才。三是加快农村实用技术人才的培训,充分发挥我区各类职业培训教育的优势,大力开展农民工培训,力争使全区每个劳动力掌握一门实用技术,每户开辟一项致富门路。四是加强非公有制人才培养,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企业加大与高校和研究机构的联系和对接,实施“企业人才素质提升工程,建立企业技术、管理、市场、人才和资金信息的平台。五是开展创新团队建设。鼓励区内骨干企业和事业单位积极组建创新团队,加大培训力度,努力培养一批行业带头人和技术领军人。六是加强职业培训,提升在岗工人的技能水平,尽快培育一批高级技工和技师。七是建立完善有利于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的政策体系,落实吸引人才的有关政策规定,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吸引各类急需人才来金安发展服务。
    三、优化发展环境
    一是优化政策措施。借鉴发达地区经验,结合我市的发展实际,进一步修改完善招商引资优惠办法,严格兑现落实各种优惠政策,加大对非公经济的扶持力度。继续深入推进机关效能建设,严格政(行)风评议,不断改进工作作风,简化办事程序,提高服务效率。坚持依法行政、规范管理,建立重大行政决策听证、专家论证、集体决定、决策责任追究等制度,改进社会管理方式。进一步强化行政审批职能,真正为客商提供“一站式”服务。二是加强法治化建设。强化司法监督,加强民主法制教育,积极推进“六五”普法,探索基层法律服务新途径,建设“法治金安”。三是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强基层维稳工作,健全信访工作长效机制,规范信访程序。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和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加强乡镇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严格落实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突出抓好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安全生产。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保障公共饮食及用药安全。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四是推进文明创建。充分发挥我区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历史传统的优势,大力推进文化惠民工程,推动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健康快速发展。进一步加强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革命传统、科学知识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继续开展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文明家庭、文明市民等文明创建活动,逐步建立政府信用、企业信用、个人信用等各种信用管理制度。着力构建文明金安。
    四、精心组织实施
    一是加强相关专项规划和总体规划纲要的衔接配合,形成目标一致、内容协调、相互支撑的规划体系。二是区直各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将规划纲要确定的相关任务纳入本部门工作计划,明确责任人和进度要求,并及时通报规划进展情况。三是要结合纲要提出的目标和任务制定年度计划,并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建立定期分析与评估制度,保证规划顺利实施。四是进一步改进考核评价机制,重点考核规划纲要中提出的约束性指标,确保约束性指标的落实,力争预期性指标顺利实现。五是在规划执行期间,自觉接受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对规划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六是当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或因重大自然灾害等原因使实际经济运行严重偏离规划目标时,要及时提出调整方案,报请区人大常委会审议批准后实施。

 

 
Copyright 2012 jard.ja.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8006429号-1
版权所有:六安市金安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 IE6.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 技术支持:龙讯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