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人大概况 人大要闻 人大工作 人大会议 人大代表 常委会公报 人事任免
今天是: 站内搜索: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人大工作 > 人代会
关于金安区2010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1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编辑日期:2011/1/31  来源:  作者:管理员    阅读次数: 次  [ 关 闭 ]

                   ——2011年1月19日在金安区三届人大六次会议上
                                    金安区财政局

    受区人民政府委托,现将金安区2010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1年预算草案提请大会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0年预算执行情况
    2010年,是国家宏观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一年,我们坚决贯彻区委、区政府超越发展、快速发展的英明决策,认真落实积极财政政策,有效应对困难和挑战,大力促进经济平稳增长,积极和国、地税部门通力协作、狠抓征管,同时在区人大、政协和区直各部门大力支持下,财税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圆满地完成了区三届人大五次会议批准的年度预算。
    全区财政总收入完成51596万元(全口径),比上年增加10327万元,增长25.02%,为调整预算48580万元的106.21%。其中:国税部门完成14444万元, 占调整预算13750万元的105.05%,同比增长33.60%;地税部门完成26204万元, 占调整预算24100万元的108.73%,同比增长27.72%;财政部门完成10948万元,占调整预算10730万元的102.03%,同比增长10.12%。
    全区财政支出完成140904万元,占调整预算122119万元的115.38%,比上年增加16280万元,同比增长13.06%。主要支出项目: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9985万元,同比增长2.29%;公共安全支出2903万元,同比增长21.16%;教育支出36042万元,同比增长11.28%(2009年教育支出中含预拨2010年义务教育中央、省配套资金1263万元,调整后同口径相比,实际增长19.85%);科学技术支出288万元,同比增长33.33%;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749万元,同比增长3.13%;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5226万元,同比增长17.77%;医疗卫生支出19751万元,同比增长5.18%(上年同期数中含预拨2010年城乡医疗救助440万元,预拨2010年新农合资金2943万元,预拨基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1016万元,调整后同口径相比,实际增长28.61%);环境保护支出2259万元,同比增长178.2%;城乡社区事务支出2426万元,同比增长69.06%;农林水事务支出23557万元,同比增长13.28%;交通运输支出4080万元,同比增长39.34%;商业服务业等事务支出4189万元,同比增长57.66%;住房保障支出2491万元,同比增长283.23%;粮油物资储备管理事务支出1330万元,同比增长50.96%。
    按现行财政体制计算,2010年全区实现可用财力为141474万元,其中:地方收入形成财力35956万元,上级转移支付和结算补助50300万元,专项补助50937万元,国债转贷收入3800万元,上年结转481万元。全年实现预算支出140904万元,专项上解109万元,结转下年支出461万元,全年财政收支实现平衡。
    回顾过去一年,区财政加强财政管理,严格预算执行,财政收支规模不断壮大,各项财政改革深入推进,有力地保障了积极的财政政策的贯彻落实,较好地服务了经济发展大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促发展,财政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今年宏观经济形势异常复杂,金融危机、结构性减税、楼市宏观调控政策等对我区经济造成了深远影响。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经济发展,千方百计保增长、调结构,抓招商、抓重点项目的建设,使财政收入实现平稳增长,全区财政收入完成51596万元,同比增长25.02%,比“十五”末增长了2.27倍,财政综合实力逐年增强。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增值税分别同比增长30.20%、50.89%、36.06%,成为财政增收的主体。税收收入完成41132万元,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为79.72%,增收9430万元,增长2.9个百分点,收入质量进一步提高。按财政体制划分,19个乡镇街财政收入完成15460万元,为年初计划的107.21%,同比增长32.73%。有十个乡镇街财政收入超500万元,其中:三十铺镇收入完成3856万元,城北乡收入完成2068万元,望城街道收入完成1395万元,毛坦厂镇收入完成1028万元,乡镇经济发展迅速,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二)保重点,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今年区财政努力克服财政增支项目多、压力大、平衡难等不利因素影响,统筹兼顾,科学调度财政资金,加快财政支出进度、重点突出、保障有力。一是大力保障人员工资,全年工资性支出3.7亿元。同时区财政在确保全区财政供养人员工资正常发放基础上,严格按照政策规定,积极落实兑付公务员津补贴提标188万元,教育及其他事业单位绩效工资512万元,有力地调动了全区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二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大财政投入,财政综合补助2132万元,净增988万元,改变了卫生机构“以药补医”的机制,有效解决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保障了医改工作的顺利进行,推动了卫生事业的发展。三是完善政法转移支付改革。全年净增支出471万元,大大提高了公检法司经费保障水平,公共安全得到切实的财力保障。四是财政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保障能力不断提高,及时拨付防汛抗旱、救灾等资金970万元,重大公共卫生专项460万元,突发事件应急处理108万元,有效保障了政府应急工作顺利开展。五是加大对人口、科学、教育、农业、社保、卫生、环保等重要领域的投入,全年投入财政资金10.1亿元,同比增长11.99%,占财政总支出的71.3%,财政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促进了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和谐发展。
    (三)惠民生,持续改善人民群众生活。进一步加大对民生工程的投入,大力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33项民生工程建设。全年投入资金总量为39681万元(其中:财政投入资金35620万元,自筹资金4061万元),财政投入资金比上年增长12647万元,同比增长55.05%,区本级财政配套5580万元,比上年增长1770万元,各类项目资金已全部拔付到位。补偿类项目:全区15项补助补偿类项目已累计兑付23883万元,主要包括:农村低保、五保、新农合、城镇居民医保、计生奖扶、贫困寄宿生补助、艾滋病人生活救助、库区移民补助、重度残疾人救助等,有力地保障了受助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建设类项目:包括校安工程、农村公路村村通、乡镇敬老院和综合文化站等13项共620个项目已全部建成,有效地改善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培训类项目:全区新型农民和农民工技能两个培训类项目共培训农民11000人次,全面提高了参训农民的劳动技能和转移就业能力。
    (四)稳增长,认真贯彻落实积极财政政策。今年全区坚持把保增长作为财政工作的首要任务。一是增加政府公共投资。全年争取中央扩大内需项目投资6981万元,争取财政部代理发行地方政府债券3800万元,筹措落实配套资金3829万元。积极争取到革命老区转移支付项目及奖补资金809万元,用于公路建设,并已成功申报了下年度项目资金674万元。二是认真落实对企业的优惠政策。落实中央结构性减税政策及区对招商引资企业的各项优惠政策,全年拨付企业税收奖励1212万元,中小企业发展创新基金400万元,用于企业技改创新,推动了企业升级。三是加强融资平台建设,大力支持经济发展。加强担保体系建设,发挥担保机构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支持作用,将原担保中心增资扩股到1.01亿元,为企业提供担保9200万元。全年利用财政间隙资金、地方债资金和公司间隙资金9271万元,用于对我区规模企业进行扶持。增强城投公司融资能力,今年城投公司向农发行六安分行成功申报了2.2亿元项目贷款,并已签订合同,将用于开发区、工业功能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土地收储。以上融资有力地保障了一批打基础、管长远、增后劲的重大项目开工建设,为保持我区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加快形成产业集聚优势,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工业强区战略目标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四是扩大消费需求。积极实施家电汽摩下乡政策,财政累计兑付补贴资金4011万元,兑付率达100%,全年销售家电、汽摩下乡产品9.5万台(辆),拉动消费3.4亿元。
    (五)重三农,强农惠农政策有效落实。全面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着力改善农业发展基础,努力增加农民收入,财政通过积极争取,整合拨付涉农项目资金21982万元,同比增长15.82%,大大提高财政支农资金整合规模和使用效益。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支持水利工程、农村公路等建设投入6089万元;土地治理投入2248万元;用于农村居民饮水、沼气等工程建设投入2416万元;增加涉农补贴,扩大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投入1918万元;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推广技术投入1392万元;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改革,统筹安排保费补贴1304万元,为农户提供风险保障,降低农业生产风险。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全面启动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统筹安排财政资金2583万元;全年通过“一卡制”发放各类惠农补贴资金29项2.35亿元,同比增长13.5%;完善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制,“惠民直达工程”取得成效,各项惠农政策全面落实,农民生产和生活条件显著改善,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
    (六)抓创新,不断深化财政改革。坚持制度创新,不断提高财政管理效能。一是完善国库集中支付改革。今年我区在完善部门预算改革的基础上,按照“积极稳妥、全面启动、分步实施、协调推进”的总体原则,在去年认真试点,及时解决难点的基础上,稳步推进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工作,实现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将195家预算单位收支全部纳入集中支付系统,占全部预算单位的97.50%,资金性质涵盖了预算内、外、单位往来等,增加了预算执行信息的透明度,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和安全性。二是扎实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对17个乡镇卫生院和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科学确定综合补偿标准,设计卫生资金国库集中支付流程,完善考核奖励机制,足额提供财力保障,综合补助2132万元,确保了医改的顺利进行。三是促进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顺利进行。2010年全区投入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含公用经费和“两免一补”)资金4518万元,有力地支持了我区义务教育事业的发展。四是大力支持政法经费保障改革。按照“收支脱钩、全额保障”的改革要求,对公检法司系统取得的罚没收入不再与公用经费保障挂钩,按法院、检察院年人均业务费1.8万元,司法局年人均业务费1.5万元的标准,预算编制给予打满打足、优先保障,有力支持了我区公共安全事业的发展。五是规范执行津补贴改革。为进一步巩固公务员津补贴改革成果,缩小地区间差距,按照皖纪发[2010]17号文件精神,经区委、区政府研究决定对我区公务员津补贴标准进行适当调整,在2007年起步年人均13400元的基础上提高到年人均15094元,2010年底已全部按政策兑现。
    (七)精管理,提高财政工作科学化精细化水平。一是严格预算管理。从深化部门预算改革入手,增强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认真落实一般性支出零增长的要求,财政新增财力主要用于保法定增长、保重点支出、保民生支出。加强政府采购管理,扩大采购范围和规模,提高采购执行率。积极推动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财务管理相结合。二是加强专项资金监督。对涉农、基建、政府采购等财政专项资金的申请、审核、拨付、使用进行全程监督。建立财政资金跟踪问效和反馈机制,按谁用钱、谁负责的原则,明确职责。涉农资金直达农户存折,监察、财政、审计部门加大对涉农资金的监督,做到事前、事中、事后长效监督,确保资金安全有效。三是扎实推进财政“两基两化”建设。完善基础制度建设,加强财政基层建设。印发了乡镇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工作指导意见及14项乡镇财政业务操作流程,制定了《金安区乡镇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考评办法》,做好三十铺镇、城北乡、望城街道试点工作。加快推进乡镇财政所标准化步伐,第一批新建了4个财政所,总投资519万元,目前已全部交付使用。同时又申报三十铺等8个财政所,作为第二批实施基础设施建设的单位,这将有力地改善我区基层财政所为民服务的办公条件。
    2010年全区财政工作取得的新成效,是区委、区政府统揽全局、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依法监督和区政协民主监督以及帮助指导的结果,是全区人民攻坚克难、务实工作的结果。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与加速崛起、跨越发展的要求相比,我区财政收入总量还较小,收入质量还有待提高;支出结构需进一步优化,发展经济、保障民生、推进改革等投入与需求还有差距,财政收支矛盾仍然突出;财政管理还不够科学精细,资金使用绩效还有待提高,等等。对此,我们要高度重视,认真研究,通过加快发展、强化管理、深化改革等措施逐步加以解决。
    二、2011年财政预算安排
    2011年,全区财政预算安排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和财政工作重点,坚持勤俭节约、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方针,完善基本公共财政体系,统筹安排政府财力,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实现好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保稳定、保发展等重点支出需要,提高公共支出保障能力。细化预算编制,推进预算编制科学化、精细化,提高财政资金分配的科学性、规范性,促进全区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2011年预算草案如下:
    全区预算:2011年全区财政预算收入为61600万元(全口径,含省上划所得税1600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20%,分部门预算:国税部门16100万元;地税部门32400万元;财政部门13100万元。全年财政支出预算111819万元,主要支出项目安排: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0892万元,国防支出153万元,公共安全2278支出万元,教育支出36087万元,科学技术196支出万元,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319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1071万元,医疗卫生支出15532万元,环境保护支出596万元,城乡社区事务支出1193万元,农林水事务支出13527万元,交通运输支出1668万元,采掘电力信息等事务支出1955万元,粮油物资储备管理等事务支出668万元,其他支出4684万元。
    按现行财政体制计算,2011年全区财政收入形成可用财力44547万元,上年结转461万元,上级转移支付补助和专项补助形成财力66811万元,合计全年财力111819万元;支出111819万元,收支基本平衡。
区本级预算:2011年区本级财政收入45043万元,分部门预算:国税部门12394万元,地税部门21620万元,财政部门11029万元。
    区本级财政预算支出100437万元,其中:人员工资及运转经费支出安排为45870万元,民生工程支出安排25662万元(其中本级配套4463万元),专项支出安排28905万元。
    按现行财政体制计算,2011年区本级收入形成财力33165万元,上年结转461万元,上级转移支付和专项补助66811万元,区本级实际可用财力100437万元;全年支出100437万元,收支基本平衡。
    2011年预算安排的原则:
    (一)依法理财的原则。预算编制符合《预算法》的规定,体现国家方针政策和区委、区政府工作重点要求,收支预算全面、真实、准确,依法接受人大对预算的审查监督。加强预算编制论证和审查工作,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公开性和透明度。
    (二)综合预算的原则。部门和单位的各项收支要全面、完整地纳入部门综合预算统一管理,不得在预算之外留有任何收支项目。非税收入全部纳入预算管理,统一标准,统筹安排支出项目,综合平衡。
    (三)统筹兼顾的原则。按照“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方针,统筹安排各项支出。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的增长,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集中财力确保“三保”等重点支出的需要。
    (四)厉行节约的原则。除法定支出和政策性支出按规定标准审核安排外,其他支出从严从紧安排,要大力压缩日常工作经费,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降低行政运行成本。
    (五)科学精细的原则。进一步深化预算编制改革,加强部门基础信息管理,规范人员经费供给政策,完善预算定额标准体系,细化预算编制;规范项目预算编制,推进绩效预算编制改革,试行预算绩效考评。
    三、2011年财政主要工作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做好当年的财政工作意义重大。根据全省财政工作会议精神和区委、区政府的工作部署,2011年全区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中央、省市财政工作的各项要求,坚持统筹兼顾的方针,科学理财、民主理财、依法理财,加强和改善财政宏观调控,着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深化财税改革,着力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加强财政科学管理,着力提高财政绩效;强化财政干部队伍建设,着力提高财政干部综合素质。根据上述工作思路,2011年我们着重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运用积极财政政策手段,大力支持经济快速发展。以区城投公司及区担保公司为平台,以区乡财力投入及担保为撬动资金的融资体系,根据金安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规划,加快金安经济开发区和城北工业园区建设步伐;以骨干企业为载体,开放承接,强力招商,科学选资,认真落实兑现承接产业转移和招商引资的相关激励政策和措施,完善和执行工业发展绩效考核办法,强化责任落实;建立健全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体系,着力推动全民创业;通过财政资金的引导和多元化的投资策略,打造三产服务、生态旅游、商贸流通等现代服务业;完善奖励政策,进一步激发乡镇(街)加快发展的动力和活力;以木南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为重点,继续整合支农项目资金,建立财政对“三农”投入机制,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
    (二)强化财政收入征管措施,着力提高收入运行质量。及时分解落实收入任务,按照20%的收入递增速度,确保实现当年6.16亿元的收入目标任务;加强国、地、财、库间的横向联系,密切协作,建立财政收入征、缴、解的快捷通畅渠道;强化财政收入监管措施,建立定期报告分析联席会议和定期调度通报制度,确保财政收入横向、时序平衡入库;完善和规范契税,耕占税和非税收入征管;提高收入征管水平,严肃财政纪律,依法治税;着力提高税收收入占总收入比重和三产对税收的贡献率,进一步优化财政收入结构。
    (三)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充分发挥公共财政职能。从深化预算编制管理改革入手,增强综合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增强财力,主要用于法定支出,民生支出和发展支出,着力推进财政支出的绩效评定机制;整合财政各项专项资金,继续加大“三农”投入,全面落实民生工程,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统筹发展社会各项事业,集中财力向支持农、科、教医和保障民生的社会建设倾斜,充分发挥公共财政职能。
    (四)深化财政工作各项改革,不断创新财政发展机制。一是继续构建政府预算体系,深化区直部门预算改革和完善国库集中支付改革,使我区预算编制、预算支付、预算执行监督更加完善有力;二是扎实做好平台一体化信息系统建设工作,不断提高财政的信息化水平,为财政改革与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技术支撑。三是积极推行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努力构建制度完善,考评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绩效考评机构。四是统筹推进和落实改革任务。支持医改项目建设,促进医药卫生体系改革,确保全区医改各项工作中落到实处;进一步做好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继续推行政府采购的“双库”建设,实现政府采购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和精细化;认真扎实做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国有农场税费改革、巢湖区域减轻农民负担和农村集体“三资”代理等农村综合改革;促进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积极安排资金,保障改革顺利进行。
    (五)加强财政干部队伍建设,塑铸财政部门良好形象。以推行财政科学化精细化为抓手,以建设标准化乡镇财政所为契机,突出职能建设、业务建设、队伍建设和设施建设,促进财政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责任化。加强财政监督管理,强化事前、事中、事后、收入、支出、绩效的全方位监督管理,建立健全覆盖所有财政资金和财政运行全过程的监督机制。积极开展“六五”普法教育,进一步完善行政执法责任,提高依法行政、依法理财水平。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提高广大财政干部创先争优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巩固“学习提升年”活动成果,以创建“五型”机关、“人民满意基层站所”和文明单位为目标,以开展“共产党先锋模范岗”和“业务标兵”等有效活动载体,不断加强“六项建设”(即思想建设、业务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文化建设和廉政建设),达到“五个提升”即提升干部综合素质、提升班子整体合力、提升财政文化品德、提升机关和谐氛围、提升党员干部修养。
    各位代表,新的一年,财政工作任务艰巨,使命光荣。我们将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政协的监督指导下,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工作,乘势而上,圆满完成全年财政预算任务,为实现全区加速崛起、跨越发展努力奋斗!

 
Copyright 2012 jard.ja.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8006429号-1
版权所有:六安市金安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 IE6.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 技术支持:龙讯科技